平阴境内多山,大小山头数百座,有名气的不多,孔子山却是个例外。孔子山坐落于平阴县孔村镇西北方的孔子山村,村中的故事、村名的来源,全都源于这座山。孔子山不算高,海拔仅168米,相传因孔子曾在此山中设教书堂、授徒讲学而得名。
走进曲阜,缘于孔子;走近孔子,源于《论语》。从开篇大家耳熟能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篇末“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言也”;从开创儒学,到创办私学,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不仅影响中国几千年,而且还远播海外。他不但被后人尊为圣人,而且还被列入世界文化十大名人之首。
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说起老师,就不得不提起“至圣先师”。作为早期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孔子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教无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民网记者 宋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璀璨的齐鲁大地上,有一个人,一段文化,让人刻骨铭心,在历史长河的洗涤中愈加闪耀,一句至理名言纳百川、容世界。他,就是被称为“至圣先师”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作为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济宁曲阜也吸引着众多“朝圣者”追寻圣人足迹而来。
孔子时代,教育资源多被官府所垄断,只有统治阶级和贵族弟子才能接受教育,平民百姓没有资格接受教育。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则打破了阶级、血缘和贫富的限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教育对象面向所有的人,无论什么身份、无论贫富、无论年龄都应该而且可以接受教育。
重点荐读|迢迢尼山路(大散文)作者 崔洪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观川亭前的望远台上,可以远眺颜母山和尼山水库,雨后可以看到云蒸霞蔚,天接云涛,青山如黛,气象万千的壮观景象。观川台,见证了太多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和明月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