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中国古代官职及其辖区时,对“两江总督”这一职位的理解确实容易引发误解。许多人可能会误以为“两江”指的是江苏和江西两省,但实际上,它涵盖了更广泛的区域。两江总督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清朝时期,此时“两江”指的是江南(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和江西两省。
清朝全国一共18个省,而有九大总督,其中两江总督在排名上是仅次于直隶总督的第二位,两江总督自1665年设立,原来叫两江河南总督,官衔全称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一直持续到1912年为止,一共90多人,今天老冯给大家带来的是两江总督的故事。
总督、巡抚是封疆大吏,虽然他们之间仅差一级,而且也不是上下级关系。但从具体执掌的事务和兼衔来看,总督和巡抚之间的差别其实还是很大的。这里就以清代的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为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督抚的头衔不同清代常设的总督共设8个,如果加上光绪三十一年设立的东三省总督,则为九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