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柯荣获“物质科学奖”,以奖励他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
扬子晚报网9月6日讯2020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揭晓。南京理工大学校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因为“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获得“物质科学奖”。
9月12日上午,“中国诺奖”——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奖者揭晓。未来科学大奖于2016年正式成立,该奖项有“中国诺奖”美誉,是我国内地首个由科学家、企业家发起设立的民间科学奖,表彰大中华地区做出的、在世界上有长期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16日上午,2023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8位学者获得这一奖项,其中,柴继杰、周俭民获得“生命科学奖”,赵忠贤、陈仙辉获得“物质科学奖”,何恺明、孙剑(已故)、任少卿、张祥雨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IEEE Fellow,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 :Regular Paper 总主编,IEEE 电路与系统学会Guillemin Cauer,Darlington及Outstanding Youth Author最佳论文奖评审委员会主席,IEEE Fellow Selection Committee委员。
未来科学大奖是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发起,旨在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是由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设置“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于2016年首次颁发。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赵永新、普慧琳)2023未来科学大奖16日揭晓,柴继杰、周俭民,赵忠贤、陈仙辉,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等8位科学家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中新网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 张素)16日,未来科学大奖委员公布2023年获奖名单,8位科研工作者获奖。2016年创设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35位获奖者。图为香港会场通过连线观看北京会场宣布“生命科学奖”获奖名单。
11月18日,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林本坚7位科学家获颁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1月17日,是由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