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消息,微信于近日更新了其“送礼物”功能,新增“群礼物抽奖”功能,为用户在微信群聊中提供了更多互动和娱乐方式。据了解,微信“送礼物”功能此前主要用于一对一的礼物赠送,而此次更新后,用户可以在微信群聊中发送礼物,并通过“群礼物抽奖”功能增加互动性。
点开网络链接,不用买商品就能免费抽奖,而且头一次就中奖了。这样的“好事”,一定不要轻信,很可能是骗局。4月11日万柏林区消息,家住西矿街社区河西中学宿舍的邢大娘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一番操作下来,没领到“奖品”,反而被莫名扣掉50元。幸亏网格员及时制止,才避免了更大损失。
1月29日消息,微信于近日更新了其“送礼物”功能,新增“群礼物抽奖”功能,为用户在微信群聊中提供了更多互动和娱乐方式。据了解,微信“送礼物”功能此前主要用于一对一的礼物赠送,而此次更新后,用户可以在微信群聊中发送礼物,并通过“群礼物抽奖”功能增加互动性。
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每日提醒警情速递近期,有诈骗分子冒充商家,以获取抽奖资格,赢手机、折现金等名义引导消费者离开正规平台。而后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行“抽奖”,中奖后又要求消费者缴纳“手续费”“税费”等,继续引诱消费者转款实施诈骗。
郑州反诈快报经典案例受害人张某(19岁,学生)在抖音看到某大牌口红促销的视频,于是通过评论区添加了“商家”微信,对方称购物满600元可参与推奖。张某看到商家提供的奖品颇为丰厚便心动了,之后在对方朋友圈选购了600元的物品并参加抽奖,抽中一款价值20000元的手表。
通常是一个大转盘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奖品,例如最新款的手机、100块钱话费、20块钱微信红包、50万保险额度、800元扫地机器人优惠券等,当然还有“谢谢惠顾”。如果你有很多次类似的抽奖经历,你会发现幸运女神竟然每次都会眷顾你,虽然离新款手机、现金大奖还有距离,但保险额度、大额优惠券等是“逢抽必中”,天上掉的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中国网财经6月17日讯 上周(2024年6月3日至2024年6月16日),中国网旗下啄木鸟投诉平台共收到有效投诉478则,投诉共涉及网络借贷、培训教育、社交媒体、购物平台、汽车销售、物流运输及网络游戏等多个行业。
题:假抽奖 真陷阱——谨防快递包裹成为二维码广告牟利工具。春节临近,网购的年货纷至沓来,然而今年很多消费者在收取快递时发现,包裹上总是贴着印有“扫码领100元现金红包”“随机奖励2箱牛奶”“扫码抽:1个保温杯”等内容的二维码,看上去颇为诱人,这究竟是春节福利还是营销噱头?
微信又上新 这波操作太懂“你”作者/ IT时报记者 潘少颖编辑/ 潘少颖 孙妍最近萦绕在脑海里的是不是只有DeepSeek?微信也没闲着,一个接一个地上新,近日微信可一次性删除所有单向好友,条件是满10000个好友,不少网友在评论中表示“迫切需要”。
过年了微信又出新功能,太强大。这可是春节限定的新功能,真的太好玩,太有个性了,可惜好多人还不知道。第一个新功能就是可以在微信群里面群发礼物,礼物抽奖了。微信的礼物功能从“一对一”升级到“一对多”了,可以在微信群聊里向所有群成员来发送礼物了。那怎样操作呢?
近日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小程序游戏广告专项调查涉及微信、快应用等平台共40款被调查的小游戏九成以上搭载广告且多数涉嫌虚假宣传部分广告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存在违法违规内容小程序游戏(以下简称小游戏)是指在手机上无需安装专门的游戏APP,通过其他应用平台即可打开畅玩的手机游戏。
来源:【三秦都市报】临近春节,不少网购平台、浏览器、短视频软件都会推出类似“抢红包大战”的吸粉活动,其中确实有个别平台在浏览或者购物时能领到红包奖励,可并不是每个红包奖励真的都是钱!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几分钱存在的“连环骗局”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