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这些出自尼采的格言,你是否记过、背过、也曾因为它们热血沸腾过?
本文为“《反讽与现代性话语:从浪漫派到后现代》新书分享会”文字整理稿。与谈人分别为《反讽与现代性话语:从浪漫派到后现代》一书译者、复旦大学外国哲学博士黄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孙宁、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余明锋。
北京|天鹅书,未来之眼——《天鹅书》中文版首发会。亚历克西斯·赖特是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原住民作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其长篇小说《天鹅书》是一部结构复杂,集诗歌、散文、民间故事、政论文等多种体裁于一身,情节扑朔迷离,语言也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小说。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余明锋的新作《还原与无限——技术时代的哲学问题》,是一本学术性较强的专著,作者着眼于技术在当前时代的显要位置及其引发的多重问题,就“技术时代”这一至关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结构性分析和思想史方面的论述。
斯克里亚宾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的另类天才,也是神秘主义思想者。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品牌我思Cogito在朵云书院戏剧店举办了《斯克里亚宾:思想者音乐家》的新书分享会,主题为“斯克里亚宾的诗意秘境”,对谈嘉宾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孙国忠、该书译者顾超和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余明锋。
北京|西南联大:生命之树长青——《聆听》与《回望》新书分享会。10月19日下午,我们邀请到张曼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高远东,《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文荟版副主编饶翔在万圣书园共读好书,一起来聊聊《聆听》与《回望》,聊聊西南联大背后的故事。
近日,上海浦东图书馆举办了题为“尼采出圈:现代性批判的审美之维”的讲座,复旦大学德语系青年研究员李双志和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余明锋围绕弗洛伊德和尼采的哲学思想,探讨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德奥文学艺术诸特质,用120年前的思想资源激活了我们对当下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