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鲜为人知的背后,是于敏长达28年的隐姓埋名,是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斗,更是家人默默的付出与支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民族的复兴,于敏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隐姓埋名,投身于国防科研事业,他放弃了个人名利,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甚至放弃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将自己完全封闭在科研的世界里。
俗话说: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我国之所以能够在如今的国际之中有着立足之地和话语权,很大一定程度都仰仗于我国军事实力的极大提高。曾经的美国嘲讽我国没有潜艇,我国就在1970年造出了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下水。
文/小凡情感《功勋》看得我热泪盈眶,我们不知道,那些科学家们,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借鉴的年代,是如何从年初到年末,日复一日不停地演算,耗费几年时间,最终得出正确结论,使得氢弹研制成功。我们只知道,他们用来演算的纸,能铺满整个戈壁滩。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逝世,享年93岁。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他从1961年便开始氢弹理论探索,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