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爱济南客户端策划推出短视频专题《追光·泉城》,聚焦“我们的济南”,寻找并擦亮自身独特的泉城特色,以新思维、新方式讲好济南软实力故事,折射时代背景价值,打造爱济南有人文关怀感、时代纪录感、新闻价值感的人·物系列短视频,汇聚泉城发展正能量,让城市轮廓线更清晰柔和。
1月29日正月初八,10:59,此时距离济南西关高跷队当天第三场演出还有半个多小时。15岁的朱琳琳就已经候在了演出场地,她是西关高跷队的粉丝,“我追了他们三年了,有什么事可以问我。” 每年看西关高跷队的演出也成了朱琳琳“春节仪式”。 火了的酸妮 “酸妮,酸妮,看这里!
安祥寺高跷队的表演者正坐在货车上候场。 向上 摄中新网朔州2月5日电 题:塞北村庄的高跷队:脚尖上的七十年坚守作者 高雨晴《关汉卿传》中记载:“卿70岁,春节高跷过。”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每逢春节必踩高跷,直到70岁也仍坚持,而且一年比一年高,寓意“更上一层楼”。
民间艺术的本质或许是“俗”或鸣锣击鼓或吹拉弹唱或村歌社舞百姓多以此庆祝红白喜事,庙会祭祀而恰恰因其“俗”,便接了地气受到百姓欢迎,参与的人多了便更有了“人气”“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三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浦江二小的青少年来诵读《艺心艺意》。
□林奕翰(重庆大学)最近,高跷表演者“酸妮儿”火了。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可以刷到他踩高跷表演的视频。“酸妮儿”是“女旦”,扮演者却是实打实的男生。(1月31日 环球网)“酸妮”一颦一笑皆是风情,娇媚中带着诙谐的表演方式,也让这场高跷表演获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编者按:6月1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境内外网红大V内蒙古自治区“幸福就在这里”主题参访活动正式启动,参访人数30人,活动为期8天。参访成员将通过实地走访和亲身感受,讲好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的精彩故事。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记者邢蕊)2月2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也是“龙抬头”的日子,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济南西关高跷队也在这一天结束了2023年春节的最后一场演出。队员韩义凌晨3点钟起床,开始妆扮自己。
闪电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正在表演的顺河社区高跷队由近30人组成,成员年龄从20岁到80岁不等,他们脚踩80厘米左右的木腿,身穿五颜六色的服装,扮演形态各异的角色,并且还会根据各自角色做出奔跑、跳跃、倒退等高难度动作,活泼多样的形式引来了现场阵阵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