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按照学生的入学年度、所在学院和就读专业,对每年的大学新生都进行了分班。该名单显示,在民乐系被录取的51名学生中,二胡专业有11人,板胡专业有2人,琵琶专业有10人,阮专业有3人,柳琴专业有2人,三弦专业有2人,筝专业有6人,扬琴专业有3人,古琴专业有3人,竹笛专业有3人,笙专业有2人,唢呐专业有1人,民族打击乐有3人。
有家长在民意网上投诉某高中,市教育局进行了调查近日,有市民在大连民意网上投诉:大连某高中根据新生中考成绩,在没有征求任何家长及学生意见的情况下,强行分AB班。该家长称,这一举动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
10月中旬,新高考改革后第三次学考和选考落下帷幕。关于新高考,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有一些困惑和焦虑亟需解答。作为课改的核心部分,如何构建新高考形势下的课程体系,不仅成为解答众多疑惑的关键点,也是学校需要“发力”的重点。
“让学校选择学生,最后淘汰的是学生,这种淘汰是不可逆转的;“让学生选择学校,最后淘汰的是学校,学校可以在教育变革中求得新生;“让学生选择老师,最后淘汰的是老师,老师可以在专业学习中获得逆转;“让学生选择学科,最后淘汰的是学科教研组,教研组可以在组织学习中实现重构。
“全班统一的课程表没了,每个同学都有个人专属课程表;固定的教室和课桌椅没了,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储物柜;以往向‘同桌的你’打听作业变得不靠谱了,去哪个教室、做什么作业,都要靠自己管理自己;大家‘齐步走’的课程进度变了,上课‘听天书’或‘吃不饱’的感觉少了。
专家解读选课走班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陈伟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学生的日常管理在一个固定的班级(行政班),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学生还可以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和学习的教室(教学班)。
明年起,山东高校录取不再分一本二本;自明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山东高考采用“3+3”模 式,2020年起招生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这一系列的高考新政出台,不久将落地实施,备受岛城教育界关注。那么,学校负责 人、老师及学生家长又是如何看待这一新政的呢?
招生考试改革应是服从于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改革。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再次防止过于重视高考分数和升学率,使教育回归到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国家有用人才上来。“七选三”组合共35种,一般学校有20多种选择,而我校每一届均有35种组合。
冯恩洪,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身兼多项要职。他不仅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在教育界有“北魏南冯”的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冯恩洪)。他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都能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2月10日上午9:30,省政府新闻办在省政务中心C区407新闻发布厅召开 “奋勇争先开新局”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厅长赵振华出席,向大家介绍一年来全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地处克拉玛依市老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60%,少数民族学生占35%。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彭建伟建议六中改变过去传统的育人方式,加入到“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全员导师制”育人方式改革当中来,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命题技术、命题范围、命题立意、阅卷方式等专业性或政策性较强的要求以外,更多的是要在四个层面的人群中达成高度共识,即在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及其教师、社会及其公民和教育行政及其招生部门中,解决“高考为什么要改,高考怎么改,如何应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