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科技时代,“工业 4.0”这个概念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工业 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智能制造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纽约大学P.K.Wright教授和卡内基梅隆大学D.A.Bourne教授出版了Manufacturing Intelligence一书,首次提出智能制造的概念,并指出智能制造的目的是通过集成知识工程,制造软件系统、机器视觉和机器控制,对制造技术人员的技能和专家知识进行建模,以使智能机器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小批量生产。
亨宁·卡格曼和沃尔夫冈·沃尔斯特在2021年3月撰写了《十年工业4.0》,对他们在十年前写的《工业4.0:依靠物联网走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进行了回顾,同时就十年来工业4.0这一概念的发展和全球表现进行了梳理概括,并面向未来提出了新的愿景。
技术迭代对工程技术人才在规模与质量上的要求急遽提升,国际工程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德国工程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现状和经验进行梳理,分析其工程教育相关政策与改革创新实践,可为我国探索工程教育质量提升路径带来一定启示。
从经济⾓度来讲,最初是要从具有预定结果的传统⾃动化到学习和⾃适应机器和环境的转变,这些机器和环境可以实时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和意外中断。⼯业4.0:“迈向第四次⼯业⾰命的物联⽹”于2011年4⽉1⽇发布。
众所周知,工业4.0是德国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但是大家可能很少知道,德国的农业也是非常强大的。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有70.6万人,仅占总人口的1%,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在世界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许多人眼里,德国的制造业挺厉害的,特别是在高端领域,但许多人却没有注意到,德国的制造业这些年日子并不好过,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崛起,德国也面临跟韩国一样的困境,那就是高端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不保,不少产业优势逐渐被中国反超,而在中低端领域又竞争不赢后来者,这就让德国制造业两头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