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的局面主要是发生在康熙皇帝统治的时期,开始在清廷入关的时候,为了对付李自成发动的农民军和南明政府的反抗,就把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和孔有德封为藩王。这时候,很多小伙伴都非常好奇,当时一共封了四个藩王,为什么只有其中三个造反呢?
清朝康熙年间出现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战火遍及云南、福建、广东十余省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它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回顾那段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在清朝初期,共分封了四个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定南王孔有德“三藩之乱”时,定南王孔有德去哪了孔有德
清军入主中原后,皇太极论功行赏,分封了四位汉家藩王,虽说是分封,但其本意是让各藩王能相互掣肘,并暗中监视,为满家江山出死力。殊不知这一决定为日后埋下了一个天大隐患,康熙爷登基不久,“三藩之乱”就差点让清王朝掀掉。那么前面封了四个藩王,三个作乱,那另外一个藩王为何又能置身事外呢?
清朝初期,有大名鼎鼎的“四大贝勒”,分别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但除了皇太极继位,多无善终。多尔衮权倾天下之时,身份是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在满清权贵中一时无两;与多尔衮争霸之人是豪格,身份是和硕肃亲王。
明将毛文龙手下,其实不止四个大将。但是,“毛家四将”却处在了历史风口浪尖上。投降清朝的“四大藩王”之中,仅东江旧部中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封王。那么,为什么这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打自己人的时候如此卖力,打清军的时候却绵软无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