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期望淮安市改回淮阴市,或许是源于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认同。淮阴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名,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过,也有人觉得淮安这个名称已然深入人心,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此外,地名的变更需要考量诸多方面的因素,像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等。
淮安可能是江苏改名最频繁的地级市,汉代叫淮阴县,明清时期叫淮安府,近代叫淮阴地区、淮阴市,2001年又改为淮安市,淮安还有清江浦、清河、山阳、楚州等旧称,但是淮安人最执着的还是淮安淮阴两个名字,尤其是淮阴,尽管大市已经改名淮安但是有些机构单位并没有同步还回,不清楚历史的外地人还以
淮安市: 2001年,改淮阴市为淮安市。 淮安之名始于南朝齐。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于今淮安区、盱眙县之间设淮安县,此地为多水患的淮河流域,取依淮安居、淮水安澜之意。 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改楚州为淮安军,改山阳县为淮安县,治所在今淮安区。
与辉同行江苏行,计划走访江苏三个城市,分别是10月28日宿迁,29日徐州,30日淮安,均为苏北城市。其中,董宇辉在宿迁直播间里多次叫错淮安为淮阳。如果董宇辉把淮安叫成淮阴,还有情可原,叫成淮阳,就有点功课不足了,淮阳可是河南周口的。
众所周知,淮安,意为淮水安澜,寄托了淮安人民对于母亲河的美好祈盼。淮安作为现行政区名(社区和村不属于行政区),目前仅有淮安市和淮安区。作为市级政区名,承袭于明清淮安府;作为县级政区名,源自民国初年由山阳县更名而来的淮安县。但从历史角度看,淮安之名却非今淮安一家所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