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刘息羽 实习生吴知朋 广州报道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保险行业成为关注焦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发现,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对广东保险业(不含深圳)共开出76张罚单,涉及61家公司,总额达923.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界面新闻编辑 | 近日,财险“老三家”2022年成绩单悉数出炉,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及太保产险合计实现净利润437.11亿元。在财险的诸多险种中,车险无疑是重中之重,也是“老三家”利润的支柱。2022年“老三家”实现车险原保费收入8315.
近日,A股上市险企2023年度业绩先后披露,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业绩也陆续公之于众。总的来看,三家财产险公司2023年保险服务收入共计9477.89亿元,同比增长8.06%;保费收入共计10063.09亿元,同比增长5.64%;净利润共计407.
【财险“老三家”前三季度车险保费合计超4664亿元 占财险行业车险保费收入的71.3%】财联社11月7日电,随着财险公司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行业通称为财险“老三家”)前三季度车险经营情况也随之揭晓。
以原保险保费收入来衡量,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是财险市场最大的三家保险公司,被业内并称为财险“老三家”。截至3月28日,财险“老三家”均已完成2022年业绩披露。在“马太效应”极其明显的财险业,“老三家”2022年收获颇丰,合计实现净利润437.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保险课题组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九届21世纪金融年会”上发布《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近日,上市险企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财险“老三家”2022年共揽保费9538.49亿元,净利润437.11亿元,“马太效应”依旧明显。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后发现,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净利润增速分化较为明显。2022年,平安产险净利润下降45.
随着财险公司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行业通称为财险“老三家”)前三季度车险经营情况也随之揭晓。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前三季度,“老三家”车险签单保费收入合计达4664.27亿元,占财险行业车险保费收入的71.3%。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见习记者 杨笑寒财险公司2023年业绩陆续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4月26日发稿,已有12家财险公司发布了2023年年报。其中9家盈利,合计净利润451.8亿元;3家亏损,亏损总额为3.24亿元。12家险企去年合计净利润为448.56亿元,同比减少8.
财险公司2024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已陆续披露。除个别险企因特殊情况未公布数据之外,多数财险公司前三季度的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均已出炉。据记者梳理,截至11月10日,共有84家财险公司披露了三季度业绩。总体来看,前三季度,84家财险公司总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055.
保险公司2024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暂告一段落。11月4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除个别险企因特殊情况未公布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外,多数财险公司的“成绩单”已出炉,共有84家财险公司披露了三季度业绩数据。
编者按当前,中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当中,风险保障制度正在逐年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为农业、农村及农民筑起了一张风险“防护网”。为全面反映广东政策性农险的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将推出《政策性农险观察》系列稿件。此为系列稿件第五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嘉意 北京报道 2024年以来,“低空经济”热度居高不下。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低空经济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凸显了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中新经纬5月5日电 (李自曼)近日,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地财险)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华联合财险)相继发布2022年年报。近年来,大地财险与中华财险两家公司的财险“老五”之争一直为业内所关注。2022年中华财险继续领先,保费收入与净利润均呈正增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持续复苏,GDP同比上升5.0%。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也展现了其韧性和增长潜力。根据监管数据,2024年6月末,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3.5万亿元,同比增长4.9%,赔款和给付支出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