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虚云,俗姓萧,名古岩、演彻,字德清,号幻游老人,福建晋江人,中国佛教比丘,禅宗高僧,曹洞四十七代,临济四十三代,云门第十二代,法眼第八代,沩仰第八代。1953 年 9 月 8 日,虚云在九江能仁寺与信众合影留念 图源:佛弟子文库。
注: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不轻信迷信。晚清民国年间,一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弘法数十载,广度众生,享年一百二十岁。在他百年高龄时回到故乡湖南湘西,遇见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这件事记载在《虚云和尚年谱》中,读来令人感慨万千。究竟是什么样的际遇?
他是被誉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高僧的虚云大师,他作为领跑者重振佛教,一生为钻研经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使千年不朽,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他临死前留下了一个字,成了未解之谜,至今无人能解,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字呢?
古往今来,追求长命百岁一直是人们的理想,多少帝王将相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可惜的是,换来的只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现代社会物质进步极大、医疗条件极大改善、社会保持和平稳定,人均寿命也达到了78岁左右。
1959年10月13日,中国江西永修县云居山真如寺,一位年逾百廿的老人在简单的禅房中安然示寂,没有惊天动地的仪式,没有悲痛欲绝的哭喊,只有弟子们平静的诵经声,回荡在云雾缭绕的山间,这位老人,便是被誉为“中国近代佛教第一人”的虚云老和尚,他留下的最后遗言,只有一个字:戒。
120岁的得道高僧,在临终前,把弟子叫到身边,留下了一个字,至今都没有人能够完全参透。不过,今天我可以尝试着向各位读者朋友阐述这一字真言背后的故事和道理。曾经有人在网络上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所有的人死后都应该去天堂,因为人间就是地狱。
1959年10月13日,一代高僧虚云法师圆寂,海内外佛教界同声震悼。虚云禅师是中国近代佛教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包括西方文明的冲击。这些变化对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编辑:西西传奇人生起点1840年,虚云禅师出生于福建泉州一个特殊的家庭。虚云禅师俗家姓萧,他的父亲萧玉堂是泉州的一名官员,老来得子,对虚云禅师十分疼爱。虚云出生的时候是一团肉球,把母亲一下子给吓死了,不久,一个卖药的老翁打开肉团,虚云才得以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