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24年1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为名的专项政策。“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
1月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介绍,当前银发经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受此激励,本周养老板块在各大板块中跌幅相对较小。具体来看,通达信数据显示本周“养老指数”先扬后抑,盘中最大涨幅2.71%。
近年来,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在冬季前往温暖地区过冬,形成“候鸟式养老”的生活方式。新年到来,广西北海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候鸟式”旅居经济持续升温。近期,在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各地游客尤其是来自北方的“候鸟”中老年人群逐渐增多。
你听过“老年助浴员”吗?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一批新职业、新工种,其中,在养老护理员职业下增设了社区助老员、老年助浴员两个工种。老年人的洗澡问题,看似小事,却考量着社会养老体系的人性化、成熟度、精细化。
在经开区(头屯河区)火车西站街道沟西路社区惠民大食堂,老人正在打饭。(通讯员于婧敏摄)10月9日,在水磨沟区锦绣园,街道和社区舞蹈队为辖区的老人们带来了文化惠民演出。(全媒体记者雷婷摄)96299 乌 鲁木齐市智慧养老信息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老人理发。
南财智库研究员 杨期鑫、朱治宣 实习生林钰希人口老龄化的浪潮正快速席卷而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预计在2035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将超过3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中国65岁+人口数超2.17亿人,人口比例达15.4%,高于全球5.4个百分点,中国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养老金融事关大家的养老“钱袋子”,是老有颐养的“硬支柱”。近日,九部门发文明确了养老金融发展的“规划图”,助力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图”指明了哪些着力点?如何更好满足养老需求、守护夕阳红?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廊坊12月21日电 (宋敏涛 刘伟)“老龄化带来的不只是人口结构变化,而是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的重塑性转变,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20日,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在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研讨会上表示。
每经记者:张韵 每经编辑:魏官红在考察了上海多家康养社区后,华叔叔成为了国华·合悦家的第一批入住者。离家近、小而美是他选择未来养老住所的重要因素。随着上海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也迎来广袤的发展空间。其中,“康养”成为保险企业重点发力的一大业务。
每经记者:胥帅 每经编辑:文多曾经,81岁的陈婆婆对养老院充满抗拒,觉得进养老院是“等死”,如今却在养老社区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一边是传统观念对养老院的抵触,一边是养老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中国银发经济和养老社区正处在这样的矛盾与变革之中。
从《“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到2024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再到2025年兰州市两会召开,银发经济引发各方关注。
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9日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民政部等部门将进一步推动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三类养老服务协同贯通,同时也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证监会、国家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我国银发经济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各路资本纷纷入局。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约为10%。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银发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本报记者 陈靖斌 广州报道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提升、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老年人就业率的提高,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显著增强,其生活方式也日益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