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是现如今癌症治疗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于肺癌,大部分肺癌新药都是靶向药。究其本质还是利用外来化学药物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但癌细胞是“狡猾”的,一旦它发现此条道路无法再行走,它就会选择另寻他路,比如说发生基因突变,药物就再也发挥不了作用,这就是我们口中的耐药。
如果在接受内分泌治疗期间,通过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钼靶、CT 或磁共振成像等,发现原发病灶增大,或者出现新的肿瘤病灶,无论是在乳腺局部、腋窝淋巴结,还是远处转移部位,如骨骼、肝脏、肺部等,都可能提示内分泌治疗出现耐药。
上海进入呼吸道疾病最易传播的季节。近日,记者从上海多家医院了解到,12月以来,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门急诊量相比10月底增加了20%到30%,发热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比近五成,其中还有一些孩子发烧会反反复复,出现耐药性支原体感染。
8月结束的巴黎奥运会让不少冷门运动项目走进大众视野,比如射击运动。这不巧了吗?在肿瘤治疗方式中,也有一种方式和射击有关,“瞄准、射击、命中!”那就是靶向药物治疗。今天,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肿瘤科一病区主任李争光来给大家来揭秘一下靶向治疗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