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论是原子弹的模拟分析、研究设计,还是氢弹的设计原理、技术途径,邓稼先都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可以说,他是“两弹”走向成型阶段的关键一环,被誉为“两弹之父”。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6月25日也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同志诞辰100周年。“做好了这件事情,这一生就过得很有价值,就是为它死也值得!
2024年,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又恰逢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我回到故乡安徽怀宁,前去瞻仰他的出生地,探访他令人仰望的人生。“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价值,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为建设新中国,辞去国外的优厚待遇,长期艰苦奋斗在青海高原和荒无人烟戈壁滩上的高尚情怀。但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则是主流价值观,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一再涌现。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也是负责原子弹、氢弹理论设计而隐姓埋名28年的主要领军人之一。本文从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6个方面概括邓稼先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揭示了其精神的重要时代价值。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国庆72华诞,助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大力宣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和伟大成就,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色精神,“邯郸学院”微信公众号特开设【党史学习读书班·党史微分享】专栏,由我校党员干部讲述红色经典、革命故事等,以“分享式”学习,切实让党史学习教育入情、入景、入心、入脑,进一步焕发广大师生员工学习和工作动力。
邓稼先,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他曾说:“假如生命终结之后能够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附录:等待 作者:李翚 朗读:秋实大叔 老赵男:这是一张拍摄于1958年的全家福。一张分别前的合影。年轻的妻子不知道丈夫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她本以为啊,分开可能就是几个月,最多也就是一年吧。可她怎么都没有想到,这匆匆的一别就是整整28年的聚少离多。
中新网西宁8月28日电 (记者 张添福)8月28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座谈会在青海西宁举行。图为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座谈会主会场。张添福 摄其间,参会的家乡后辈,再忆“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郭永怀、王淦昌。
作者:付 凯(中国原子能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编审)2024年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值此之际,中国原子能出版社修订、再版了胡银芳撰写的《英雄大爱》一书。该书不仅是对邓稼先及其家人的礼赞,也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