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抗战老兵丁育红:主动报名参加远征军一心只想保家卫国。在江油市青莲镇月圆村五组丁育红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位经历过“非凡”历史的抗战老兵,已99岁高龄的他,思维依旧很清晰,清楚地记得自己是1944年报名参加了青年远征军。
近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义县西南街社区,现年102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蒋文,身着戎装、佩戴功勋章,双眼凝视屏幕,认真收看实况转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李福泽将军,要说在我们的开国将军里,他家世绝对算阔。李福泽将军众所周知,缔造新中国的很多将领都是贫苦出身。就比如粟裕将军,家里就是农村出身,家境寒微,人脉匮乏。徐海东,不仅出身贫寒,但是相对于粟裕,则更为艰难,粟裕将军最起码还可以一直上学,但是他为了生活当过11年窑工。
【解说】2023年11月23日,载有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飞机从韩国抵达了辽宁沈阳,25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335件相关遗物回到祖国。正在家中观看直播的97岁抗美援朝老兵王登洲回忆起了尘封往事。【同期】抗美援朝老兵 王登洲他们是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人民做出了牺牲。
今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纪念日。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18师在靠近中朝边境的两水洞山区打响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一枪,首战告捷,歼灭了正向鸭绿江边境地区进犯的南朝鲜军队一个加强营。
在风云变幻的中国近现代史上,萨镇冰宛如一座巍峨的灯塔,闪耀着独特而坚毅的光芒,其一生波澜壮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交织,见证并深刻影响了诸多重大历史转折。1923 年至 1926 年,萨镇冰出任福建省省长。
光明日报记者任爽光明日报通讯员孙罡“守的是碑,传承的是精神!我们一定会将英烈精神和您的守碑故事永远传承下去。”近日,一场庄严的“守碑人”交接仪式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三合镇三合村革命烈士纪念碑下举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推动产业、企业、产业工人共同“向新而行”,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市总工会、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新质生产力——劳模工匠在行动”专栏,推出一批我市劳模工匠新质生产力代表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其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故事,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引导他们以良好精神风貌勇当主力军、建功新时代,共同奏响“中国梦·劳动美”主旋律,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这位老人之前还会看《参考消息》和《环球日报》,不过因为年纪大了,眼神跟不上,经常也看不了。这位看起来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曾经是一名抗美援朝的抗战老兵,他叫做蒋诚,已经从战场上退居三十多年了,一直隐姓埋名,可是却因为一张借条,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也让很多人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这个看起来默默无闻的老头。
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萱 杨霁月5月29日下午,料理完父亲的后事,魏星几兄妹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父亲生前居住的干休所歇息,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此刻一片寂静。“感觉他还在我们身边。”谈起父亲,魏星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