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华大学官微,4月27日,在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架构”和“人工智能+X”两个重点方向。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介绍学院发展规划。
每经记者:郑雨航 实习记者 宋欣悦 每经编辑:兰素英长期以来,人工智能(AI)领域奉行“数据规模越大越好”的信念,但近期业界却传出大模型进化遭遇“数据墙”的消息。据报道,OpenAI、谷歌和Anthropic在开发新一代模型时遭遇瓶颈,无法实现此前那样的突破性进展。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见习记者 戴云2024年4月27日,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78岁的图灵奖(A.M. Turing Award)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成为首任院长。出席成立仪式并发言的指导教师代表,为89岁的院士张钹。
不开微博、不玩抖音,没有自媒体账号的清华教授刘嘉,在网上却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流量学者”。他很敢讲,表达过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前沿而大胆的设想。他也很会讲,善于造“梗”和讲“段子”,让科学变得诱人而生动。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在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架构”和“人工智能+X”两个重点方向,以高定位和新机制建设中国自主的“AI顶尖人才和原始创新基座”。
编者按:截至2024年6月,“姚班”已有17届本科毕业生,总计663人,深造率为87%;“姚班”学生本科期间共发表468篇论文,155人次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共涌现出7位“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得主、5位“斯隆研究奖”得主……“姚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到底有什么秘诀?
12月6日-8日,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在“极边之城”腾冲举行。论坛期间,云南网记者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等方面专访了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朱军,一起听一听他的独到见解吧!“当下,人工智能迎来一个难得的变革时期,这对于中国的学术界、产业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时隔两个月,清华团队打造了一个中国版的Sora视频大模型。4月27日,在中关村论坛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中国首个长时长、高一致性、高动态性视频大模型Vidu正式发布。这一模型由清华大学和大模型创业公司生数科技联合发布,可以一键生成长度达16秒、分辨率为1080P的高清视频内容。
7月4日,以“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为主题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4)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也宣告成立。
图说: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体会议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周伯文发表主旨演讲,带来了“探索人工智能45°平衡律”的观点。
京时间10月29日下午消息,今日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办。在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媒体见面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施一公谈了自己对未来科学大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