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激光中心医学博士 钱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虞晔日前,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显示,深圳市宗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AMIRO觅光)、深圳宇石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玛丽仙)申报的两款射频皮肤治疗仪,获批国家三类医疗器械认证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曾经风靡护肤界的家用射频美容仪,突然齐刷刷地全都下架了?随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医疗器械新规落地,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潮新闻客户端 黄雨琦10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批准深圳市宗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宗匠科技)旗下手持式射频皮肤治疗仪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AMIRO觅光成为首批“取证”的家用美容仪品牌。
首批家用射频美容仪开始“持证上岗”。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宗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宇石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射频皮肤治疗仪,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两家公司旗下的美容仪品牌已开始了预热宣传或双11促销。不过,持证的射频美容仪能否获得消费者信赖仍待市场的检验。
羊城晚报记者 吴珊“3月29日还在天河的山姆超市看到雅萌的美容仪,怎么3月31日晚上已经下架?”广州消费者黄女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目前山姆会员店线上线下均看不到这款雅萌的明星产品。记者了解到,不仅是山姆,各大品牌家用射频美容仪官方店都赶在4月1日“节点”前自行将产品下架。
近年来,“颜值经济”发展迅猛,我国家用美容仪市场也保持着较快增速,但其背后产生的乱象也频出。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相关规定,自2024年4月1日起,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将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药监局松绑,“觅光们”找到了救命稻草?7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原本定于2024年4月1日起实施的射频美容仪新规,调整至2026年4月1日落地。这意味着,原本没在限期内取得“械字号”的美容仪企业有了喘气之机。南都·湾财社记者第一时间打开各大美容仪品牌的电商旗舰店。
10月15日的深圳宇石科技工厂,工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生产准备工作。为了即将到来的生产工作,他们已经在这条生产线上排练了无数次。“公司旗下玛丽仙是首个拿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与生产许可证双证的品牌,下一步公司将会针对性地进行一系列生产、推广、渠道布局工作。
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新政的实施,预示着悬在美容仪行业的“达摩利斯之剑”终于落下了,也昭示着射频类美容仪结束长达十年的“野蛮生长”时代的结束。新政实施已经20多天,未拿到注册证的产品基本上已经下架。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龙思言 通讯员 吴凯7月初,国家药监局发布射频美容仪新规,自2026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而在这之前,这一时限为2024年4月1日。
今年4月1日集体下架的射频美容仪迎来两年的复活“窗口期”。7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射频治疗仪类产品有关要求的公告》(2024年第84号)(以下简称84号公告)及其政策解读,明确将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施行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延期两年。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 张亚云)目前,射频美容仪已被纳入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管理,但中国青年网搜索发现,京东、淘宝仍在售卖未取证产品。记者查询发现,花至、雅萌、觅光等品牌的京东旗舰店、天猫官方旗舰店均已下架射频美容仪产品,但相关平台的一些店铺仍旧在出售“射频美容仪”。
射频美容仪已被纳入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管理,红星资本局发现,现仍有多个渠道在销售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射频美容仪。2022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公告宣布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明确把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纳入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管理。
本应在今年4月迎来行业管理新规的射频美容仪有了两年的“宽限期”将自2026年4月1日起才能进入“械字号”时代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射频治疗仪类产品有关要求的公告》(2024年第84号)(以下简称“84号公告”)及其政策解读,明确将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