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人水下完成冬奥会火炬传递,到骨骼机器人让高位截瘫的冬残奥会火炬手离开轮椅、站起来行走,从刷爆朋友圈的机器人餐厅到金牌机器人咖啡师,从排爆、设备检修机器狗,到安保巡逻机器人,到快递、保洁、消毒、防疫机器人…
@宇树科技CEO曾称:普通人都将被机器人取代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正面临被替代的风险。从工厂流水线到金融服务,从物流配送到客户服务,机器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入侵”各行各业。那么,哪些工作最容易被机器人替代?
在当今这个以追求便捷、快速为主的社会中,快递员、外卖员和滴滴司机成为了街头巷尾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借助手机APP、互联网技术等工具,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无限便利,成为了现代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工厂流水线到家庭服务,从物流运输到高端制造,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渗透人类生活。根据《全球发展报告》预测,2020至2025年间,全球约8500万个工作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其中以重复性、机械性劳动为主,如快递员、生产线工人、快餐店员等。
近年来出版的历史作品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向,比如,书写普通人的微观历史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历史学家王笛的作品是其中的代表。从早先的《茶馆》、《袍哥》,到最近的《碌碌有为》、《历史的微声》,王笛一直主张聚焦历史中被忽视的普通人的故事,并从中挖掘出大历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