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海阳人民,开创了“地雷战”这一全民抗战的典型战例,从首颗地雷炸响到全境铺开,从铁雷到石雷,从“脚踏雷”到“前踏后炸雷”,地雷战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它不仅挫败了日伪军对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和封锁,更保卫和巩固了根据地的建设成果,并取得毙伤日伪1025人的战绩。
编者按:聆听红色故事,见证百年党史。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闪电新闻夜读专栏发起“聆听红色故事,见证百年党史”主题策划,邀请全省各地主播讲述建党百年以来出现在齐鲁大地上的英雄故事、英勇儿女,从一片片红色印记中,共同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巨变。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17日讯 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海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托严密的党组织指挥体系、广泛的基层民主政权体系、完整的民兵作战体系、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复杂的低山丘陵地形,综合运用游击战争的战术战法,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地雷战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性游击战争。
昔日战火弥漫已变和平盛世,从革命历史中走来的海阳不忘来时路,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赓续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继承伟大的革命精神,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中勇担使命,让红色精神底色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中小学生在海阳市地雷战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记者 杨秀萍 报道夏日的地雷战信号山,草木葱茏,蝉鸣虫唱。从山脚下拾级而上,77级台阶之上,地雷战纪念碑巍然耸立。纪念碑后面的八角亭,也称纪念亭,在这里,赵守福、赵同伦、于凤鸣等十多位英雄长眠于翠松之间。
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从离开家乡求学,到步入社会闯荡,我们宛如一棵蒲公英,随着人生的风向而飘荡,直至寻到梦想托付的地方。 初来海阳的我,感觉小城不大,也没想象中的那般繁华,如今,我在这生活已有十多年,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真切体会到了这个滨海小城魅力。
4月13日,春风拂面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春暖花开。南通路小学2021级4班的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伴着清晨的啁啾鸟语,穿着八路军服戴上红领巾背起行囊,开启了追寻革命先辈们的《红色踪迹》之旅。首站,山东海阳地雷战党性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