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空间站,为何中国空间站要设计成T字形,而国际空间站却是桁架结构,二者相比又如何呢?其实T字形只是我国空间站的基本构型,它还可以像变形机甲一样不断变换,构型数量能达53种,目前的中国空间站,从建设到完成已经组成了12种构型,之所以最终定为T字形为基本构型,还是吸取了前者的经验。
极目新闻记者 丁鹏 詹钘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报道5月29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林西强副主任在发布会上介绍,空间站已经全面建成,并进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各舱段平展布局极大的提升了对应用载荷的支持能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梦天实验舱总体主任设计师吴军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T”字构型使得中国空间站稳稳的飞行在太空,宛如给中国梦插上了翅膀,极好地诠释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1月1日4时27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后续,将按计划实施梦天实验舱转位,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戳视频↑↑↑听专家讲解为什么是“T”字构型,这个构型还会变吗?
“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后,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基本构型亦将完成,届时,我们的“太空别墅”舱内活动空间将超过110立方米,配置2个航天员出舱口和1个货物气闸舱,并提供6个睡眠区和2个卫生区,可实现长期3人、短期6人驻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表示,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这次神舟十五号任务,19个月内,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驻留,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如期完成,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堪称完美,展现了中国载人航天30年发展的厚重积淀与强大实力,跑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