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了“执政党”,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党的正式提法是,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导致历代王朝更迭、国家动荡的各种战争往往称为起事、造反、举义等等。到了晚清时期,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孙中山也苦于找不到合适词语来概括自己的反清行为,以至于常常只能以“造反”自称。
“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面旗帜和主要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革命的理论。但“革命”的含义却经常被赋予一种狭隘的理解,被认为仅是一种政治革命,是被压迫阶级通过暴力夺取政权的政治途径。“革命”等同于“暴力”业已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看法。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革命”的呢?
“革命”一词,孩提时代不绝于耳。总觉得天经地义是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独有的。后来发现,远不是这么回事。“革命”,不光现代人用,古代人老早就用过。不仅共产党用,国民党也用,军阀也用。不仅中国人用,日本人也用,并且日本人用得不差于我们,以至我们又从人家那儿拿回来了。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革命”和“继续革命”的话题在网络上曾经持续发酵。在一些人看来,似乎一提“革命”或“继续革命”就会给戴上许多帽子,什么“极左”、“文革余孽”、“遗老遗少”、什么是想搞“二次文革”等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强劲,各种文化思潮的激荡竞争更趋激烈,弘扬革命文化的任务无上光荣又无比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