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在经历着变革。新质生产力,作为创新的源泉和突破的驱动力,正在科技助残领域中焕发生机。科技产品不应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能够温暖人心、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有力支撑。在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了“科技助残”系列报道。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目前已形成覆盖上下肢较为全面的康复机器人产品矩阵,可应用于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骨科、神经科等,协助截瘫、偏瘫等患者恢复站立行走能力,协助脊髓损伤、脑卒中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去年12月初,黔西南州中医医院康复科在州内率先引进了一款智能化康复设备——外骨骼机器人,为患者康复治疗带来了福音,感受到智能康复带来的希望。在该院康复科康复训练大厅,来自册亨县的杨先生正通过外骨骼机器人帮助,重新进行站立训练,避免下肢肌肉萎缩。
近日,两江协同创新区科研院所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开发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已完成最后测试,年底有望实现小规模量产并推向市场。北京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引进了本校科研团队开发的膝关节外骨骼穿戴机器人,项目落地孵化工作正在紧张推进。什么是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前景如何?
需求增长明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因中风、偏瘫、截瘫等疾病导致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对于借助外骨骼恢复行动能力、提高生活自理程度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外骨骼机器人能够作为辅助工具,帮助患者重新站立、行走和进行康复训练,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