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自己也知道,谈判桌上是讲究实力的,以自己仅剩的这点残兵败将,想固守长江防线几乎不可能,但是他仍然需要汤恩伯来争取时间,一是转移物资,二是经营大西南,争取将大西南打造成为其再次“崛起”的反攻基地,由于兵力大量外调投入到各个战场,此时国军在大西南的军事力量非常虚弱,急需加强,时间很重要。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49年,解放大西南战役开始,仅两月,西南大部分地区都被解放。正在这时,一支自称红军的部队找上了解放军,言明要见周恩来,周总理可以证明他们的身份。
1950 年1 月1 日,刘伯承、邓小平等在向中共中央、华北局、华东局、华中局、西北局及致各战略区的感谢支援电中说:“第一野战军第18 兵团在贺龙率领下神速前进,是西南战役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完成,尤其是西南敌人主力胡宗南部之所以能如此迅速被歼灭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1949年冬天进行的解放西南地区、歼灭国民党残存主力胡宗南集团的作战中,我人民解放军针对敌人将主力放在川北、重点防守秦岭的部署,以及在不能阻止我军进攻时则退入四川或云南、甚至可能逃往国外的情况,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非从南面进军,断敌退路不可”的方针,采取了以主力从南面向贵阳及川东南进军,以出敌不意的大迂回动作先切断敌退路,尔后将敌合围于成都地区,以政治争取与强大的军事进攻相结合,争取其大部分起义、投诚的作战方式。
很多人可能都看过《大西南剿匪记》等影视剧,但真实的大西南剿匪,远比影视剧中展现的更加残酷和艰难。1949年,国民党在军事上大势已去,就开始在西南各地搞小动作,训练特务,拉拢土匪、地主武装,准备打“游击战争”,想把西南变成“反攻基地”。
1949年底,解放军发动解放大西南战役,仅用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歼敌90余万,解放了云南、贵州、四川、西康四省。一支解放军部队行进至川滇黔边区时,突然被一群衣衫褴褛携带武器的农民拦住。他们声称自己是红军,正在等周恩来归队的命令。
一、毛主席:作为全党全军的领袖,毛主席高瞻远瞩,从全局上制定了解放大西南的战略决策。他根据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及时调整战略部署,与刘伯承等领导制定了进军大西南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以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出其不意地切断了国民党军向境外的退路,为大西南的解放奠定了战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