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在争夺中、近东霸权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于英法的沙俄,立即采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策略,一面令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乘机扩大武装占领中国黑龙江地区的行动,一面派遣侍从将军普提雅廷出使中国,执行特殊的外交使命。
今日讲述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签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年天津城里发生的大事——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的签订,让咱们这些四五十岁的中老年朋友们,也能一清二楚地了解那段历史。
落日余晖洒在黑龙江面上,江水滚滚东流,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回望百年前,这片广袤的黑土地,曾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1858年,一份名为《瑷珲条约》的文件,如同一道枷锁,牢牢地套在了中华民族的脖颈之上,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送给了北方的邻居——沙俄。
#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中俄瑷珲条约 #中俄天津条约 #中美天津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中法北京条约 #中英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中德通商条约 #中英烟台条约 #中日北京专条。
康熙皇帝即位以后,认为“太宗皇帝时,蒙古各部落尽来归附,设立理藩院,专管外藩事务,责任重大,今作礼部所属,于旧制未合。嗣后不必兼礼部衔,仍称理藩院尚书、侍郎,其印文亦著改正铸给”,理藩院开始完全从礼部独立出来,1662年又设立理藩院四司:录勋司、宾客司、柔远司、理刑司。
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前期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缔造了康乾盛世的辉煌华章。彼时,华夏大地广袤无垠,物阜民丰,经济繁荣昌盛,文化绚烂夺目。其鼎盛时期,领土面积达 1300 多万平方公里,堪称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国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