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11月24日凌晨闭幕。大会就落实《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通过20余项决定,储能容量、清洁氢市场等能源转型问题也备受关注。如何看待近年来气候变化会议上对能源转型提出的诸多目标?
SHPGX导读:日前,石油观察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联合主办“石油观察空中会” 第四期,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研究员杨雷作为主讲,在直播中表示,能源革命首先是要进行一场思想革命,能源市场化改革是能源革命的前提。
□ 本报记者 晏澜菲清洁能源转型为贸易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50年之前,清洁能源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90%。随着清洁能源转型的大潮来临,清洁能源价值链上预计将涌现近1400万个工作岗位,这些机会主要体现在矿产和金属开采、制造业、服务业三个领域。
在圆桌对话环节,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杨雷作为主持人,与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国家官员应盛,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亚洲开发银行能源经济学家卢兰兰,格兰富商业发展首席经理欧阳云,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化路径”话题,展开充分讨论。
国务院日前发布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要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要求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持续增加天然气生产供应,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需求。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一系列支持内蒙古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这对于促进内蒙古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北方地区能源基地的发展和转型也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参考。
历时近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简称《能源法》)近日被表决通过。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应对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创新打破碳排放空间有限对发展的约束。尽管初期会面临许多压力,创新能力一旦形成,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超过预期的增长动能,使增长与减排相互冲突关系转化为相关协同且共赢的关系。
欧阳易佳 许维娜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均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产业转型“绿色”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