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的中医朋友李社芳,“人到四十,阳气不足,四十不补,五十受苦”。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当人的年纪到了40岁的时候,阳气稍显不足,如果在40岁的时候不补充阳气的话,那么到了50岁以后,人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损伤。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李阿姨坐在社区公园的长椅上,一边享受着和煦的阳光,一边慢慢品尝着她的紫苏水。周围的邻居们看到她精神焕发的样子,不由得好奇起来。一位邻居走过来问道:“李阿姨,您最近看起来气色很好,有什么秘诀吗?”李阿姨笑着回答:“没什么秘诀,就是每天喝点紫苏水。
古人常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荏苒”一词在文人的笔墨中颇为常见,也被现代人常挂口中,却鲜有人知道它具体的含义。其实它指的是一种很有名的植物,同时也是中医颇为喜爱的一味草药——紫苏。紫苏,古称“荏”,又有红苏、香苏、赤苏等名,是唇形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紫苏也叫红苏、赤苏,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于我国,在我国种植应用有近2000年的历史,目前我国也是紫苏栽种面积最大、年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大家可能在南方部分地区的餐桌上,或者在北方吃烤肉时见到过这种蔬菜,但是你了解它的营养价值吗?
紫苏是解表药里的一味药,药食同源,随处可以买到,更被称为浑身上下都是宝。紫苏味辛,性温,可解表散寒,常用于治风寒,如风寒犯肺证表现为发冷发热,怕风,鼻塞流清涕,咳嗽气喘,痰稀清白,兼见头身痛楚,舌苔薄白而津润,中医称此证为风寒表证,即风寒感冒。
导读:农村随处可见的紫苏,别只当菜吃,它的作用可多了,学会省不少钱。在农村什么都不多,就是野生的植物特别多,这些野生的植物,遍布了农村的每一个角落,一旦到了它们的生长的季节,就会争先恐后地从地里冒出芽来,绽放它们的风采。
紫苏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叶片有紫色、淡红、翠绿、淡白等颜色。在古代,紫苏归类于“荏类”植物,因为气味辛香如桂皮,所以叫“桂荏”,又因为它种植遍布大江南北,品种不同,叫法不一样,有香苏、白苏、野苏、苏子等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