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目前使用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就诊断标准来说,只要是成年人大于18岁,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老人还是年轻人,采用的是同一个标准,也就是说高压高于140或者低压高于9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高血压,而且呢,这两个条件只要符合一条就可以,但是要注意的是单次测量血压高于这个标准是不足以诊断高血压的,需要多次的测量才有诊断的意义。
在门诊,经常会有患者询问脉压差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脉压差大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于收缩压的关注。图片来源:网络脉压差,究竟是指的什么呢?老百姓说的“脉压差”,就是医学上“脉压”的意思,是指的高压(收缩压)和低压(舒张压)的差值。
前几天有粉丝给我私信,说他血压高,没吃降压药之前血压是156/64mmHg,用药之后高压降到了132mmHg,但低压降的太低了只有56mmHg,期间也换了好几种药,但区别都不大,问我有没有专门降低高压的降压药?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忙推荐一下?
众所周知,血压是衡量我们身体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即高压和低压,不良生活习惯和遗传容易引起高血压,使得收缩压和舒张压随之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危害。那么,高压与低压之间的脉压差过大有何危害?
血压有三个基本数值,分别是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它们反映的是我们心脏的功能以及血管的基本状态。收缩压,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高压”,这个数值的正常范围在90~139mmHg,收缩压≥140mmHg,就是高血压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