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2日讯(通讯员 张永威)鸟类是天空的精灵,它们翱翔在森林、田野之间,捕捉害虫、散播种子,是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者,更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馈赠。护鸟飞、伴鸟归是大自然的呼唤,保护鸟类是海岛居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爱鸟护鸟、文明观鸟。雄安新区成立以来,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 新区和安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新管理,健全机制,切实加强白洋淀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白洋淀鸟类种群数量达到23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白鹤、青头潜鸭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1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已连续16年在白洋淀越冬,具有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三有”保护鸟类数十万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全社会爱鸟护鸟局面初步形成。
《世界保护益鸟公约》规定,每年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普及爱鸟知识,也根据本国的季节气候,确定了爱鸟日、爱鸟节或爱鸟周、爱鸟月。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众多野生鸟类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
今年山东省“爱鸟周”的主题是“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在威海唯一的野生鸟类观鸟基地——博雅轩观鸟基地,有一群热爱鸟类的自然生态摄影师,他们致力于用影像的力量呼唤人们对鸟类的关注和保护。每年初春,都有北迁的野生鸟类光顾里口山,在这里求偶、筑巢、孵化。
为增强公众对鸟类保护和生态环境的认识,营造全民爱鸟护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4月6日,由市林业局主办,南充市鸟类救助站等承办的南充市第43届爱鸟周暨第4届自然教育周活动在高坪区万达广场举行,通过普及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爱鸟护鸟保护意识。
在东平,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湖畔、鸟儿的自由;用自己的执着与热爱,为鸟儿们撑起了一片自由的天空,他就是东平县退休干部陈昌伦。从2019年至今,6年多的时间,他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的守护从未间断,在东平湖这片广阔的水域上,书写着一段人与鸟儿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
来源:【人民日报】图①:四川若尔盖草原,一只猛禽飞离“生命鸟巢”觅食。廖 斌摄图②:青海三江源地区,国网青海电力工作人员在登塔安装鸟巢。王国栋摄图③:四川若尔盖草原,两只鸟在输电线路上的人工鸟巢边休息。安 伟摄图④: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电力工人在输电铁塔上安装人工鸟巢。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新闻背景】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春寒未消,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上清镇护林员肖冬样潜伏在伪装网中,举着望远镜说:“今年有6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在这里越冬,如今温度回升,它们快离开了。
记者 马瑞琳王汝红,女,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九中学科学教师,东营市观鸟协会理事。近八年来,王汝红参与多项全国鸟类同步调查和巡护工作,同时致力于推动学校生态教育发展,带领本校和外校学生进行观鸟活动和讲座,持续开展小公民科学调查实践活动,组织或参加形式多样的生态教育活动近200次。
来源:【绿色湖南】(中国绿色时报)春去秋来,候鸟不远万里,如约而至,浩浩荡荡飞越三湘四水,用自由翱翔的身影,在青山绿水间绘就神奇而美丽的自然画卷。湖南永州,地处湘江源头和南岭山脉腹地,全境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分布有14条候鸟迁飞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