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莼羹鲈脍【成语拼音】: chún gēng lú kuài【成语注音】: ㄔㄨㄣˊ ㄍㄥ ㄌㄨˊ ㄎㄨㄞˋ【成语释义】: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成语出处】: 《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知味斋】作者:孟 晖(物质文化史研究者)有个著名的典故“莼羹鲈脍”,被历代文人反复加以引用。该典故见于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来源: 高中语文学习站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名称简析(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__________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舌尖上的中国,搅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味蕾,它不但第一次让我们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更让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仪式洗礼。而要说到吃,那必须得来一期舌尖上的诗经了。咱们不说别的,光诗经里的鱼类都有20多种呢。今天诗经女孩就带你看看3000年前的人们经常吃的10种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