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有相对完整文字系统的少数民族不多,水族是其中之一。水书,水族的文字, 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形状类似甲骨文和金文,有2500多个单字,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
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文/赵新兵 欧东衢 杨欣)“这本水族文字文献集由中国贵州省南部山区的水族人民以象形文字和图形符号书写,并以水族的语言和歌诀进行解释……这些文件是独特的,有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内容,是一个丰富的文化宝库,这一提名对于联合国‘国际土著语言十年’(项目)特别重要
我国现在还存在着这么一种文字,需要一边看着这个字儿,一边还得有专业的人来给你解释。就相当于你看一半他说一半结合起来才能读懂的一种密码文字。这就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族的水书,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几种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之一。
水被誉为生命的源泉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中有一个民族以水命名 昭示着其民族属性与文化积淀那就是水族发源于古睢水流域的民族水族自称“睢”因发祥于中原地区的古睢水流域而得名睢水,又名濉河中国古代著名河流战国时期,魏惠王开鸿沟将睢水纳入运河体系隋炀帝开通济渠将睢水纳入大运河河道后因黄河多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几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距今千百年的历史曾经神秘的“夜郎古国”历经多次制度变化与民族融合创造出贵州如今丰富又独特的文化今天,天眼新闻为你盘点贵州文化史上的“第一”贵州第一部戏剧文学作品——《鸳鸯镜》《鸳鸯镜》传奇,傅玉书所著,光绪二十
来源:人民日报水族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字,其文字被称为“水书”。水书是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记录下来的,记录了水族大量关于天文、历法、气象、民俗、宗教的内容,是水族人民的“百科全书”,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至今在水族社会生活中仍发挥重要作用。
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12日电(陈明亮 刘美伶)记者12日从黔南州档案馆获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贵州省水书文献展”和“水书文化摄影展”近日在首届“电影遗产”国际电影节展出,吸引广泛关注。贵州省水书文献 《相山》。
在贵州的山水间,流传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水书。它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穿越千年的时光,承载着水族人民的智慧与信仰。2006年,水书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由国家档案局推荐申报的《中国贵州省水书文献》文献遗产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