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国航空工业有哪些一直让人进度不满的项目,那某个至今没露面的隐身大飞机,与某个反复喊明年取证交付投运,又反复推迟的窄体干线客机C919,肯定是得票最高的两位,前者咱们虽然了解一点东西,但是也不敢瞎说;后者这两天倒是有一个非常让人高兴的好消息,中国民航报发文官宣:审定试飞科目当
近日,上海浦东机场,国产大客机C919再次从跑道上起飞,展开试飞工作。据媒体报道,这次C919赴加拿大和冰岛两国,主要进行自然结冰试飞试验,以防止飞机在高空飞行时遭遇低温,方向舵冻结卡死,失去操作能力,从而导致危险发生。
提示信息今天,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交付东航 即将投入运营啦。航空工业作为主供应商,不仅积极参与C919研制生产工作,还在各项试飞试验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次,我们跟随试飞工程师杜毅洁的脚步,走进大飞机C919自然结冰试飞背后的故事,一起体会C919成长的快乐。
从 2008 年开始,位于无锡市惠山经开区高端装备产业园的南航-无锡风电设计研究院的朱春玲教授,领衔研究团队为 C919 进行防冰系统的测算,其研究成果——“用于飞机结冰机理及防 / 除冰技术研究的结冰风洞”,弥补了国内高校在结冰试验基础研究方面的空白。
据媒体报道,近日中国国产C919国产大飞机正式迎来“里程碑”时刻,该机型已经获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合格证,“领证”之后的C919,就有适航认证了,未来将可以逐步走向市场,不仅是国内航空市场可以使用C919,国际市场同样也是C919发挥表现的舞台。
9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颁发C919大型客机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通过适航审定,我国拥有了一款可以投入航线运营的单通道干线客机。
事实上,C919此次去加拿大主要是为了进行自然环境结冰试飞,这项科目的过程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找一处足够冷的空域,然后让受试飞机保持在其中飞行,并选择性关闭电热防冰系统,观察机身表面积冰的情况,并评估在不同结冰状态下的操纵性与飞行稳定性是否能够接受,回顾历史,FAA最初设置这一科目的初衷,是确保投入民航客运的机型都能在严寒天气下确保安全运行,避免因积冰而引起机毁人亡的事故。
The aircraft, primarily constructed with aluminium alloys, is powered by CFM International LEAP turbofan engines and carries 156 to 168 passengers in a normal operating configuration over up to 5,555 km .
2022年12月9日,编号为B-919A的全球首架国产C919飞机正式交付给中国东方航空。据中国气象局介绍,面对空白领域和技术垄断,气象人一再打破技术壁垒,不断探索试飞气象保障技术,为国产大飞机适航取证的征程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