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据安徽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技术中心网站消息,日前,安徽泾县金星宣纸有限公司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主动向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了召回计划,将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3月1日至3月15日生产的书画纸(规格:10*10 50张/包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这是古人对宣纸的评价。有着“纸中之王”美誉的安徽泾县宣纸,将亮相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这是记者10月26日从文博会组委会了解到的。“宣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这是有关宣纸历史的最早记录。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娴熟地进行捞纸工序。洪敬谱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诗中的敬亭山就在安徽省宣城市,这里拥有笔、墨、纸、砚,是公认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在“文房四宝”中,名气最大的要数宣纸。它是中国古代最优质的书写载体,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将青檀皮和稻草放入山泉水浸泡,经石灰浸渍、蒸煮、拣选、摊晒、露天漂白……”经过108道工序、1000多个日夜,一张好的宣纸才能制成。8月7日,记者从第十届中原(鹤壁)文博会组委会了解到,安徽泾县曹记阁宣纸工艺品厂将携安徽泾县宣纸参加本届文博会。
安徽泾县有中国宣纸之乡的美誉。图为一名艺术家在宣纸上作画。中国网记者伦晓璇摄中国网 11月11日讯(记者伦晓璇)地处皖南山区的安徽泾县环境优美,溪水回环,黛瓦粉墙,古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而泾县更有着“中国宣纸之乡”的美誉。
在安徽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的展示厅,两位从技二十多年的老工人抬起用竹木制成的纸帘左一下右一下入浸到纸浆池中,然后快速抬起摇晃一下,一层薄薄的浆液就均匀地停留在了纸帘上,每一张宣纸的重量都要按照标准要求控制…
中国日报网11月10日电(记者 董静) 11月9日,记者走进安徽省泾县宣纸小镇,这里随处可见薄如蝉翼的宣纸。“光而不滑,白而无芒,百折无损,不腐不蠹;珍罕绘画,世稀法书,善本经典,赖此千古”、“轻似蝉羽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这是历代文人墨客对于宣纸的赞誉。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探访宣纸之乡 看宣纸的“前世今生”2023-05-18 20: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馨叶):“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这说的就是中国独有的宣纸。
在台湾造纸方式,其原料有雁皮,桑树皮等是属于韧皮类,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清洗,漂白后筛除杂质,打浆,借以搅拌分离纤维,再加水稀释,放入比例黏剂成浆料便可进行抄纸,抄纸是利用竹帘及木框,将浆料荡入其中,经摇荡,使纤维沈淀于竹帘,水份则从缝隙流失,纸张久荡则厚,轻荡则薄,手抄纸完成后
泾县辖下的如查济古村、赤滩古镇、黄田古民居,年代可追溯至宋元时期,当地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些村镇中,千年前的祠堂、宝塔、牌坊、古桥散落在皖南村落,行走此处,会强烈地感觉到时间的延宕:蔓草青苔装点着千年古桥、村民们以他们的父辈、祖辈的姿态在一棵活了几百年的桂树下乘凉,来写生的年轻学生一脚跨进一个极其空阔肃穆的祠堂,建筑形式本身即不怒自威地昭示着一种道德的庄严。
人民网泾县3月26日电(记者高飞跃)3月26日,“非遗传承中的地理标志保护——以宣纸为例专题研讨会”在安徽泾县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主办,中共泾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及知识产权研究会成员等约2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