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模仿赵本山的第一人,出场时自带背景音乐,单凭一张嘴就可以模仿出整个乐队。这个人就是被称为“相声天才”的超级巨星,洛桑。相声界的大师马季评价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5岁登上央视的舞台,凭借一档节目《洛桑学艺》一夜爆火。
1994年3月12日,中央电视台 《曲苑杂坛》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相声《洛桑学艺》,短短几天内火遍全国。“学艺”的主角就是年轻的藏族演员洛桑·尼玛,他用精湛的演技和各项精通的乐器征服了观众,成了那一段时间里的“顶流”。
1988年,还是个15岁毛头小伙子的郭德纲第一次进京,考进了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新成立的一个说唱团。团里有个比他大五岁的青年,混得跟他一样差,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两人结为了难兄难弟,一起在团里打杂,一起在表演上搭伙。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命令,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从此,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历史,滚滚向前。近期,新华社记者深入广袤高原,走近那些翻身农奴,感受他们的幸福生活。
1991年,一档由相声、小品、魔术、评书、笑话等结合的节目《曲苑杂坛》,在CCTV3频道横空出世。从那以后这档节目,成为当时人们每周三准时守候的娱乐节目,其中一个藏族小伙和老师表演的《洛桑学艺》里,神乎其神的口技表演和模仿,成为一代人的回忆,这个小伙也通过惊人的天赋一炮而红,成为那个年代喜剧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1995年10月2日,年仅27岁的洛桑因车祸去世,曲艺界的一个天才,就这样过早的陨落。其实,还有一个人也非常了解洛桑,那就是郭德纲,两人曾一起在街头卖艺,算得上共患难的好兄弟,好哥们,从郭德纲回忆洛桑的一些片言碎语中就可以发现,洛桑的悲剧,其实早就已经注定了。
新华社照片,拉萨,2024年4月4日洛桑展示自己的身份证(2021年12月7日摄)。洛桑生于1939年,是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公德林街道居民。他的父母曾是功德林寺的差巴,8岁开始他就为寺庙支差,十几岁开始成为寺庙的骡夫,负责物资运输,寺庙每月给20多斤糌粑作为酬劳。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幸福晚年生活,往事追忆2024年的四川成都,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温柔地洒在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脸上。他们就是洛桑的父母,那位曾风靡全国的相声天才洛桑的双亲。
历史,滚滚向前。新华社记者深入广袤高原,走近那些翻身农奴,感受他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只有经历了寒冬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温暖。如今,西藏的翻身农奴早已过上了祖辈们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这是一张拼版照片。 左:这是斯曲旺姆的肖像(3月13日,新华社记者丁增尼达摄)。
今天吃大蒜糖葫芦,明天吃葡萄炒腊肉,今天上山捡野生木耳,明天去海拔四千多米的理塘草原看牦牛……西瓜视频账号“洛桑和小志玛”里,记录的全是洛桑与女儿小志玛的日常:磨豆花,准备跨年饭,把厨房搬到室外吃当归炖鸡去海拔五千米的雪山上吃冰片牛肉,做农活,到湖边的坝子上放风筝……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