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青”是同音字,都读qīng,都是一级汉字,使用频率都很高,因其中都包含了“青”字而最易于混淆。那么二词在用法上有哪些区别呢?一、从本义上看用法上的区别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清”和水有关,而“青”与颜色有关。
“青出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个成语俗语,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这句成语出自《荀子·劝学》,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出于蓝:又作“青出于蓝胜于蓝”。
字源解说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天然萌发。“生”常在古文中被假借为“性”,表示内心萌发的与生俱来的本能。性,篆文(心,欲求)(生,天然萌发),表示人类天然萌发的欲求。造字本义:人类萌生于心的本能欲望,如食,色。字源解说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倩”的省略,表示漂亮。
字源解说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矿坑。青,甲骨文(屮,生,出现、出产)(井,矿坑),表示某种产自矿井的东西。古人将这种矿石研磨成粉末,作为重要颜料。 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强调“青”由矿井“产生”。造字本义:从矿井采掘的苔色矿石。《説文解字》:青,東方色也。
在汉语中,“青”字表示颜色,可以指蓝(青天),也可以指绿(青草),还可以指黑或浅黑(青丝、青瓦)。虽然“青”与“红”所表示的颜色完全不同,但“青”字的最早构形却是并“青”、“红(赤)”为一体的,其中“远取诸物”的奥秘何在,值得探讨。
青的甲骨文,写成生丹。生的甲骨文,由草一构成,表示意识处于自主能动的状态,在实现自我的努力进程之中。丹的甲骨文,由即丼,井心,神气交正为七,四七为井,井表示自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自然规律运作的结晶,即丹,自然而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