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首次公布了“00后”遗嘱数据。南都记者联系到4位有立遗嘱计划或已正式订立遗嘱的90后、00后,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承受着旁人的不理解,但有人认定“人走了不给家人留下纠纷才是真正的负责任”,也有人想把来不及跟父母分享的生活留给他们。
记者 孙天骄 陈磊前几天,18岁零1个月的何平(化名)联系中华遗嘱库,立了份遗嘱。她在遗嘱中说,如果自己遭遇不幸,财产全部捐给公益机构。她的财产包括存了多年的压岁钱和一个玩了多年的游戏账号。立遗嘱是何平送给自己的成年礼物,她觉得这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行为,还很酷”。
3月21日,《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显示,自2017年起,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开始订立遗嘱,处分“虚拟财产”。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共计收到458份遗嘱内容涉及“虚拟财产”,类型包括QQ、虚拟货币、支付宝、微信账号、网络游戏账号等。
大家好!我是时光日记,一位喜欢写作的90后。与你一见如故,定期分享人生百态,真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哎,为什么老一辈人总是把财产留给儿子呢?儿子是家里的根,女儿迟早是要嫁出去的。这种观念在很多家庭里流传了很久。
□钟琪琪 (西南科技大学)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据《白皮书》显示,2023年总共有167名“0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并且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中青年人数量越来越多。随着“0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不断上升,遗嘱正在被更多年轻群体所接纳。
近日,《中国青年报》一项关于年轻人开始立遗嘱的报道显示,“中华遗嘱库”近三年来共有357名“00后”立遗嘱,他们基本上属于在校大学生,有些刚工作不久。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立遗嘱是为了交代生前身后事,为遗产继承人定纷止争,因与“去世”“死亡”等字眼挂钩,很多人较为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