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种飞行器既可以在空中飞行,也可以在水中航行,并且可以在二者之间自由穿越,这种飞行器就是跨介质飞行器。跨介质飞行器以其天然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青睐,根据技术路线的不同,跨介质飞行器的出水方式拥有多种不同的划分。
跨介质飞行器是可在空中飞行和水下潜航的新概念飞行器,俗称“会飞的潜艇”或者“能潜水的飞机”,它兼有飞行器的速度和潜航器的隐蔽性,可获取空中、水面、水下的敌我信息,并可针对敌方防御体系弱点,综合利用空中和水中手段突防,具有高效突防打击能力和多任务能力。 美国跨介质飞行器发展情况。
据港媒报道,在中国科研人员电脑模拟军演中,中国解放军将鱼雷发射至一艘在国际水域巡航的核潜艇附近,由于鱼雷的射程仅为40公里,而附近又没有可以作为发射平台的军舰或飞机,鱼雷的出现让这艘潜艇措手不及,于是成功将其摧毁。
在水里,它可以是潜艇。在空中,它又是飞机。这款上天入海的无人机,尽管开发者强调民用,外媒还是关注其非民用用途。这是一款“跨介质飞行器”,如果功能提升,可以像飞鱼一样在水中游弋,躲避雷达或者舰艇防御系统,又能出其不意,快速升空。
近日,关于中国下一代隐身轰炸机轰-20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与此同时,关于我国研制和试验入轨飞行器的好消息也频频传来,有专家推测,未来战略轰炸机的作战领域可能要突破到亚轨道空间,即所谓的临近空间。那么,亚轨道轰炸机,会是未来战略轰炸机的发展方向吗?
笔者提醒:本文将会有广告解锁,但只需播放5秒,便可关闭广告继续阅读全文,创作不易,希望各位看官支持,我将更加努力创作更好的内容,非常感谢!!!时隔28年,马英九再次到泰国出席活动,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要想演讲有亮点,那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就是台海问题。
对于特种部队或者两栖作战部队等作战人员而言,通过潜艇、飞机等交通工具,秘密潜入敌人后方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任务。然而,目前各国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绝大多数只能在单一的介质中运行,比如舰艇只能水域中运行,飞机只能在空域中飞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