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军犯境与杨宗保阵亡的消息传到天波府,悲痛与伤心笼罩着这个悲剧的家族,从金沙滩与两狼山的血战,到九龙峪与雄关的浴血拼杀,杨家的热血男儿已经倒下了十多位,杨宗保是佘太君最喜爱的孙子,面对着家仇之恨还是护国之责,这位百岁的老人毅然请旨挂帅,一场轰轰烈烈的十二寡妇征西就这样开始了。
北宋杨家将在中国民间,特别是在太行山东西的农村是非常为人熟知的,谈起有关杨家将的故事传说,几乎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近年,山西和河北还分别摄制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杨家将》电视连续剧,杨家将故事更走遍了中国和世界。
佘太君:既可以是一个女人,也可以是一群男人。折家河折氏后人,尽管没有先祖那样的丰功伟绩、勋功显德,但是他们都恪守祖辈忠贞爱国的祖训,爱国已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他们认为善良、平等、和气的他们的本分,而这也是他们对于祖国的“忠”。
在我国古代,“太君”一次原本是对古代高官母亲的尊称,也可以用来指代一些德高望重的女性,比如北宋时期杨业的夫人,在小说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称呼佘赛花经常称之为“佘太君”和“老太君”等等。本来这是一个敬词,可是谁又能想到,1000多年之后这个“褒义词”居然变成了“贬义词”。
杨家将中众多英雄中,穆桂英、杨排风等众多女将也是英勇善战,而众多女将中又以佘太君更为出色,她号称令婆协助杨继业指挥杨家军征战四方,众多儿女们也都是英勇善战,在杨宗保阵亡后,百岁的佘太君又率领十二寡妇征西再次千古扬名。
不同于许多巾帼英雄,佘太君是真实历史人物。后世许多女英雄的故事,其实都和她有关联。她原名佘赛花,云中(大同)人,北宋名将折德扆的小女儿,名将杨继业之妻,祖上历任后唐刺史,隶属李克用部,守卫云中(大同)地区。佘太君历史上确有其人,她生于后唐(934)年间,十五岁与杨业成婚。
这是三句话,它们之间并不相属,也就是说它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这是周易卦辞爻辞的一个特点,有时候一句话,或者一个字就是一个意思,并且意思之间并不是连贯的,是互不相属的,归妹卦的卦辞就是讲了三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