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明代胡惟庸案废相后,皇帝需要另一套内廷机构辅助处理政务,因此宦官权力上升。司礼监主管皇帝文书、印玺、宫内礼仪等业务,后因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获得参与机务,代皇帝“批红”的权力,遂上升为“十二监”之首,成为内廷权力最大之机构。
一. 中央权力机构机构职责对应当今长官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负责国家日常政务。国务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中央军委枢密使、枢密副使三司财政机构,负责全国财政事务。财务部三司使御史台监察机构,负责弹劾官员。
发展演进及其历史价值。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商周时期,在战国、秦汉时期产生、发展并成熟。在此后两千余年的发展演进中,我国的监察制度几经变革,逐渐形成了制度规范、体制完备、运行高效的监督体系,在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官员管理、减少贪腐问题、促进决策科学等方面曾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监,在甲骨文从字形上看,就是一个跪坐在地上的人,瞪大着眼睛低头看着盛水的器皿。在古代铜镜还没有出现之前,古人如果需要整理仪容,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找一个装水的广口器皿,然后通过水面反射的倒影来照看自己,“监”字就是这一行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