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静谧的乡间,听着潺潺流水,伴着鸟叫蝉鸣,或是静心打坐,或是敲鼓吟唱,这份惬意甚是治愈。记者16日从团市委获悉,这个寒假,多所高校学子齐聚闽清县梅溪镇樟洋村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由他们联手打造的全国首个“音乐疗愈乡村”呼之欲出。学子们在古厝奏起乐器体验音乐疗愈。
2025年1月,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赴闽清樟洋村实践队携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福建闽清支队、华侨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闽江学院等10余所高校的30多名师生,共同发起建设全国首个“音乐疗愈主题乡村”,落地“礼乐之乡、乐圣故里”闽清樟洋村,并成功举行启动仪
“你承受了太多,是时候对自己好一点了。”作为一种注重心灵、身体和情感健康的商业模式,疗愈经济通过提供各种服务或产品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恢复心理与情绪的平衡,促进消费者身心健康。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渴望心灵的平静与健康。
近年来,一种性质隐蔽、周期短暂、获利高昂的“灵修组织”在全国各地蔓延。这种类型的组织,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以“提升自我”“灵修”为名义,通过一些精心设置的课程,采取心理暗示等手法,实现对学员的精神控制,最终使得学员主动或者被动帮助这些培训分子“拉人头”,帮助主办方敛财。
曾经的我,沉浸在身心灵课程“游乐园”里,快乐着、感动着、共情着、成长着……忽然有一天,我领悟到;所谓的身心灵课程都是“陷阱”,在课程中互动体验到的快乐、感动、共情、成长等等,都是“假象”好比游乐场里的各种项目,每个项目体验到的一切感受,在游乐场里时,很真实离开了游乐场,到了“现实
10月25日,由全国工商联禅修商业专委会主办的爱与疗愈心理健康公益行在广州举行。此次公益行聚焦后疫情时代公众心理健康问题,推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人们学会转化心理压力,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刚开店那时候真是不容易,当时风气不太好,有一阵子社会上的混混到店里捣乱,他们一行十几二十个人,自带酒水,每人只点一盘8块钱的花生米,从下午4点坐到半夜,一人占一桌,我们生意完全没法做。”2023年12月15日,银燕饭店的老板周敏在自家的店里回忆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