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来自大山的孩子,我深切知道每一分钱来之不易,也能明白你们将自己辛苦付出换来的劳动报酬无偿地资助给了我是多么无私和伟大,谢谢你们的雪中送炭,谢谢你们牵挂着大山里艰苦求学的孩子……”近期,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收到一封信,信是凤庆县当地一名学生写的,信中小姑娘情真意切地向资助她上学
背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新华社】一间破旧的瓦房、一块掉漆的黑板、几张陈旧的桌椅……三十多年前,当蕉生定第一次来到广西崇左市宁明县爱店镇丈鸡教学点时,映入眼帘的是这番景象。“当时学校没有教师宿舍,没有自来水,不通电,条件非常艰苦。”蕉生定回忆道。每天,他要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往返学校两次。
“22年的接力坚守,终于有支教学校的学生考入华农了!”最近,“为民颜值团”微信群因为一个女孩的故事沸腾了。女孩名叫龙海芬,来自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兴合村狗吊岩组。今年高考,她以超过贵州省本科线143分(普通类历史组合)、总分585分的成绩,日前正式接到华中农业大学录取通知书。
2018年,一位“白头发”的小男孩王福满火爆全网。只见照片中,他的脸颊被冻成了紫红色,头发和眉毛更是结成了冰花。王福满任谁也想不到,他就穿着这件单薄的外套,在零下9℃的天气中,走完了10里上学路。照片一经发出,王福满立即获得全网关注,网友们亲切地喊他“冰花男孩”。
顶端新闻•大河报 记者李俊峰记者在去靳村的崎岖山路上,见到了正在放学回家的孩子们。他们背着略显沉重的书包,脸上却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当我们问及新年的心愿时,孩子们纷纷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心愿背后的故事春旭、凝珊兄妹俩,今年都是9岁,双胞胎。
在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新房子镇虎洞沟村小学,有这样一位质朴善良、可亲可爱的乡村教师:36年来,他甘愿扎根山村,坚守乡村教师岗位,培育全村三百多个孩子走出大山,他是金永七,对他来说,去山里,去村里,去最需要老师的地方,是坚如磐石的初心。
2023年6月,云南召开了全省教育发展大会,部署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时隔一年多,2024年11月12日,云南再次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大会指出,在云南,教育工作再怎么强调、再怎么加强,都是必须的,都不为过。现在,群众最关心的是基础教育,主要诉求是能在家门口上好学。
冰天雪地求学路上的孩子、悬崖天梯上的少年、长在城中村的农民工子女……十多年前,记者曾跟踪采访了一批儿童,用影像记录他们面对困难坚强乐观的童年生活。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又经历了哪些酸甜苦辣?如今过得怎么样?“天梯少年”:所有梦想都开花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山区,峰丛耸立,山高路陡。
岁末寒冬,年节将至,沉浸在期盼春节喜悦与紧张期末考试交织氛围中,谷陇镇一批收到资助的孩子露出了笑脸,“我收到‘微光点亮 翱翔助学’资助人李阿姨给的500元助学金了,我一定会好好复习,努力上进,用好的学习成绩回报她们。”谷陇中心小学一位小同学感激说道。
9月5日上午,同心县预旺中学迎来60多名老校友,他们都曾在此任教、求学,距今已有近半个世纪时光,多已华发丛生。再聚首时,众校友获赠回忆录《桃李情》——记录他们在预旺中学的青春芳华。众校友教学楼前合影。 预旺中学地处同心县东部山区,这里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历史上是一片苦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