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税收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但在国内调节贫富和国际再分配方面,税收的作用与挑战引发了广泛讨论。税收被认为是调节国内贫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一些观点指出,税收在国内调节贫富方面的作用较小,主要取决于阶层之间的一次分配。
第三次分配是基于自愿原则下社会机制作用的资源分配方式,它区别于第一次分配基于市场机制作用和第二次分配基于行政机制作用,强调的是在道德力量、精神力量、文化习俗、价值追求等因素作用下,社会主体自发地将自己的收入、财富等资源无偿地转移给他方,从而促进资源在社会上流动,是对市场机制分配和政府机制分配不足的补充。
作者:马海涛(中央财经大学校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承载着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地方积极性、平衡区域发展等多重使命。
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真实地说中国没有寡头,中国不允许寡头的出现,那么中国政府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又如何防止寡头的出现呢?就是要领悟国家政策,有的老板说我已做了很多慈善了,做慈善只是帮助弱势群体并没有领悟到国家政策,他们接下来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跟党走,走先富带后富的正路,这是我们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带富一批新人是国家政策的导向,另一条路跟美西方走逃离中国,像SOHO中国的潘石屹就逃之夭夭,润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