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青先 通讯员 高泽宇 4月19日,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道牧云庵村,渔家媳妇忙着蒸制大枣花饽饽迎接谷雨节。 谷雨蒸花饽饽是荣成沿海风俗,渔民用来祝福出海平安鱼虾满仓。花饽饽花样有玉兔伴月、石榴开花、渔船归航等,栩栩如生的面塑十分精美。
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16日电 “俺家腌制糖醋蒜有百年历史了,我作为第六代传人,有责任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带动更多姐妹一起致富。”近日,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圉镇镇后城村郝氏非遗糖醋蒜腌制生产车间,郝氏非遗糖醋蒜传承人郝海娜向前来求教的妇女传授糖醋蒜制作技巧。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天下苍生,上至九五之尊、下至黎民百姓,没有人能够离得开食物带来的营养支撑。在我国,南方百姓喜欢吃稻米、北方百姓喜欢食小麦,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特定的时空往往造就出一番独一无二的饮食文化。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萌萌 通讯员 李莉 焦骄“巧媳妇”工程是河南省妇联倡导实施的提高城乡妇女特别是农村留守妇女、困境妇女就地就近居家灵活就业的一项惠民工程,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焦作市妇联系统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刚刚完成了一个1500套的加急订单,这么多人喜欢和了解‘布老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很开心。”在鲁山县琴台街道建设社区,河南“巧媳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布老虎制作技艺”传承人张秋月告诉记者。
记者 金富美玉 5月12日,泰安“鲁菜根”创始人马洪为大家推荐泰安名吃“煎饼卷大葱”。 马洪说,泰安煎饼里卷的“勾魂巧媳妇”有一个美好传说,相传柴汶河边生活着一对新婚夫妇,丈夫染毒,新媳用一道菜挽回丈夫的心,并帮助丈夫戒掉了赌博。
记者 张荐博 通讯员 孙嘉昕一粒大豆如何“炼成”一滴酱油?在这场历久弥新的炼造中,承载着关于时光与酿造的千万次奔赴。一粒大豆,从厚积万年的良田沃土,萌芽结果,历经严苛挑选,煎熬磨难,凝结成酱香四溢的调味精华,走向千家万户,不断满足人们缤纷多变的味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