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站在诗人的视角,还原诗歌的画面《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此诗如何理解着记忆呢?诗名:山中送别。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有好友相送,有感而发,写下的这首诗。作者:王维。
#历史开讲#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如何记忆?题目:山中送别,地点?山中。什么事?送别。送谁?什么时候送呢?诗中揭晓。诗人:王维,字摩诘,号称“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大诗人苏轼对他的评价。一二句: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图片 | 天才鹭“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高考过后,大学生也将迎来毕业季。送别的愁绪笼罩在这个六月,所幸今时不同往日,如今距离被科技拉近。旧时,离别是欧阳修的“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时,别离是李白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送别”是古人的一种专属情感,也由此出现了“送别诗”这一大类别,因为当时的一别很可能就是一辈子无音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李白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