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0月21日消息,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赋能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指出,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支持,即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通过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可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壮大新兴产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定下了政策基调,备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准确理解和把握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内涵和要求,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0月19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赋能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上指出,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首先要完善科技信贷支持体系,优化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模式、产品、风控举措,引导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创新,健全科技信贷支持风险补
6月27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组织召开中外嘉宾圆桌对话会,主题是“全球绿色转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机遇”。会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致欢迎辞,他谈到了中国经济形势、新质生产力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等主题。
潮新闻 记者 肖国强 嘉宾简介:黄汉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导语:国庆假期结束后首个工作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携四位副主任刘苏社、赵辰昕、李春临、郑备,在国新办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这场重磅发布会释放了什么信号?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在何处?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李金磊)“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实施,以及前期存量政策效果显现,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全年经济走势呈前高、中低、后扬。”11月5日至11月6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的2024国是论坛在北京举行。
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近日,“央广网财经年度对话2024”大型融媒活动在京举行。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表示,从国内外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极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实施更加给力的政策,改革也要发力。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任妍)在今日由人民网举办的“2024人民财经论坛”上,参会嘉宾围绕“乘风破浪 行稳致远”的主题,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是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同时,政策将持续用力、加力,不是暂时的、短期的,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同时有些在力度上也会是比较大的,当然,政策加力不是一下把增量用足、用满,应该有个渐进的过程。
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如何从体制机制上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严赋憬)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新华社19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上说,改革可以释放各方面活力动力,把中央提出的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实到位,明年就能形成政策加力和改革发力双轮驱动,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原标题:积极有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亮点满满,传递出很多信号。本期“对话经济学家”邀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围绕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