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印度中央中等教育委员会组织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已有近80万名学生注册参加,其中约5万名学生将该课程选作高中阶段所要学习的课程之一。 该课程于2019年推出,旨在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的了解,帮助学生应对未来挑战。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小新)12月31日,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推出的“工信学堂”新一代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课程示范课活动在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开展,现场邀请国内教育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学者观看课程成果,并对课程进行点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夏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近日,合肥工业大学正式发布了首批四门人工智能AI课程,让全校各类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入校开始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和技术,培养人工智能思维,打牢学科交叉与创新的基础。人工智能课程发布会现场。
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通讯员 王桢实习生 张子彤 陈湘 施佳烨2月13日,武汉武昌区滨江实验第一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学校邀请了武汉大学的张志超老师为学生们讲解人工智能(AI)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无人机表演和互动环节,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
教育部日前公布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旨在通过基地试点,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案。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势头正劲。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对教育系统来说,人工智能是把“金钥匙”,它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
□黄齐超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印杰认为,应该把人工智能教育当作一项基础教育来抓,从现在起重视培养学生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大规模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他说,“我们学校现在已经将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课程列为必修课,同时探索‘专业+人工智能’的学科设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