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9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全程铂)记者今天从省科技厅举行的省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自科基金”)项目申报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省自科基金坚持以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培养和造就国家级人才为目标。
为持续深化科学基金人才项目改革,确保人才项目健康发展,切实起到激励人才成长的目的,避免“帽子化”等异化使用现象,自2025年起,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按照我们湘元多年协助申请国自然的经验统计,一般青年、地区项目,尤其是大热的肿瘤方向,基本没有个1 篇10分以上或主流中科院一区的文章你还是别妄想了,即使你的方向不是肿瘤,但建议最好非肿瘤有个2篇 5+分、中科院二区以上的文章保底。
近日我国科研管理部门宣布一项重磅决定,从2025年开始,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青)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优青)以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进行重新命名和定位,以更加科学、合理的体系来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也就是说,从2025年开始,不会再评选新的杰青优青了。
临近春节,高校和科研机构将相继进入假期模式。不过,仍然有批人有些焦虑,因为假期也意味着要准备2025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特别是今年的申请变动不少。前不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先是发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提出了六项改革。
一个曾经在业界流传颇广的行情:一个科研工作者,8篇一区SCI在手就可以当配套科研经费100万元的“万人”,从此实现财务自由。如果一位青椒,20~30篇SCI斩获囊中,就是竞争力极强的优青的候选人,一旦入选从此变成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