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朱浩天 通讯员 刘腾达)时值年终岁末,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科研生产任务面临冲刺之时,25所团委积极响应所党委“科研防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号召,带领青年成立了140余支青年突击队,奋战在科研生产第一线。青年突击队员在户外测试。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明天上午将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开幕,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将携商业航天体系和预警监视安防体系6款产品以史上最大阵容亮相航展,通过实物、模型、展板等形式,展示25所探索发展商业航天、以航天技术服务国计民生的优秀成果,展现精导实力。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这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研制的微波雷达,首次引导载人飞船在太空实施径向对接。
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转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的第十四次成功应用,由二院 25所自主研发的微波雷达顺利引导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对接,持续“毫无差错、毫无隐患、毫无悬念”的出色表现。
机动式一体化5G基站系统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 供图机动式一体化5G基站系统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 供图中新网珠海9月29日电 (郭超凯 马帅莎)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9月28日至10月3日在珠海举办,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以史上最大阵容亮相航展。
中国日报7月13日电(记者 赵磊)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首次发布“威海一号”激光通信载荷项目,助力海洋遥感应用,为空间信息公路挂上“高速档”。随着海洋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对海洋数据大容量、实时性的传输需求不断提升。
中国日报11月7日电(记者 赵磊)近日,中国航天防务探测与导引技术高峰论坛在海南海口举办。通过本次高峰论坛,有效推进了探测与导引领域前沿技术的联合攻关,有效促进了领域内外优秀企业、院校、团队的深度交流合作,有效提升了专业技术水平,碰撞出“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新鲜活力。
【环球时报 报道 记者 樊巍 通讯员 张明明 陈楠】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科工二院25所靶场光电测量系统顺利保障神舟十五号返回舱着陆观测,此次为25所光测系统首次参加神舟返航保障任务。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产业孵化中心党支部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积极响应25所党委号召,坚持走好知信行“三步棋”,努力在“知”上下功夫,在“信”上出实招,在“行”上求实效,致力于将航天精神真正融入中心工作,使其成为部门全体职工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的重要精神力量,在用航天精神夯实思想基础、凝聚价值共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效并持续升温。
中国日报7月23日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航天科工二院25所成功研制集光学检测、微调与加工一体的高精密光学自动化定心数控车床,并通过工程试点应用验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光学产品的装配和调试,直接影响成像效果。
原标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着力建设“五型”工会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徐翔 陈佳佳近日,全国总工会公布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评选结果,以“能力型、创新型、民主型、和谐型、活力型”五型工会建设为职工打造最美雷达人家园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工会榜上有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各种形式收听、收看了大会盛况。23所是一个以研制为主、产研结合的航天系统雷达骨干研究所,以雷达系统工程及电子信息技术为专长,主要从事制导雷达、测量雷达、气象雷达、空天基雷达等的研发生产,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力保障国庆阅兵和载人航天等重大任务圆满完成。
航天二院负责640-1工程,主要是反导弹导弹系统,后来增加了反卫武器。1964年4月17日,五院二分院向院呈报开展反导弹工作的意见,建议立即成立一个防御武器规划小组,由8人组成,他们是宋健、李岩、杨国华、黄培康、陈世年、邵公正、赵元盛、齐占春,这8个人成为了640工程最早的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风华正茂,年轻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