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匠心独运,拈出“阴翳”一词解锁日本独特的审美密码,“阴翳”不是阴暗、不是阴影,别的近义词似乎都无法替代它传递出纤细幽微的意涵,那是在“物哀”“幽玄”“侘寂”这些日本美学概念风行之前的经典表述,精准又暧昧,疏离且迷人,强烈应和了我此前对于日本文化的观感和认知。
位于芦屋的虚子纪念馆。作者供图2023年9月初秋,我和谭卫东博士两个人的日本旅途中,在大阪停留了三天,以大阪为中心,走了走附近的几个小城,其中之一就是芦屋。对于芦屋来说,首先的目的是去探访谷崎润一郎纪念馆。谷崎在芦屋住了好几年,《细雪》写于芦屋,所以设个专门的纪念馆相当合适。
小c在东京的旧书店觅得熊谷榧的画文集《喜马拉雅的山与人》(精兴社,1980),带回来送给我,并说:“你知道熊谷榧吧?熊谷守一的女儿,登山很厉害。这是签名本!当时书店里还有她其他的书,不过签的是罗马字,就没买。”我开心地道谢。
我当过编辑,做的是一种翻译、评论日本文学的杂志,那时一听说谁在日本待过一年乃至几年,立马就肃然起敬。后来我东漂日本,渐渐对侨居及其长短不以为然。住得久未必就了解日本,没来过的也未必不能了解日本。近朱近墨不变色,依然故我,对于这种人,我起了另一种敬。
《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平体验”》,王升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2月出版,464页,60.00元“为了挑起这一使命的重担,明治以后的日本必须做出多深的忏悔和赎罪、清算和整理啊!
读姜建强的《秘花》一书时,常产生一种恍惚,怀疑自己读的是一本日文书,这么说绝不是因为这书让人隔膜,而是因为尽管这是一本语言非常优美的中文书,却通过文本内容的色彩以及文本结构的语言搭建了一个完整的日本文化的审美世界,文中四处可见的精妙意象、机趣、色彩、禅心如同破门密码,打开书就推开了沉浸式体验日本审美文化的大门。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盛夏骄阳似火,舞台的艺术盛宴将尽情绽放!广州蓓蕾剧院公布8月“蓓蕾新现场”的排期,涵盖松竹歌舞伎、普契尼歌剧、经典芭蕾舞剧、俄罗斯音乐剧和莫里哀的讽刺喜剧等,经典音乐剧《变身怪医》、高口碑话剧《初步举证》都安排上了。
在上海——中国电影的发祥地,邂逅更好的时光,遇见更美的生活。设计师:郁斐我的上影节片单推荐人:张阅(影评人,作家,42岁)《别假正经》:连大卫·伯恩眉毛的颤动和唇上的汗水都拍得清清楚楚,稳稳燃烧的影像效果立即拉人进入Talking Heads的沉浸式摇滚现场。
去年,Sir就为大家介绍过这样一部电影:德国名导文德斯执导、男主役所广司凭此拿下第76届戛纳影帝、冲淡日常下蕴藏着波涛汹涌的《完美的日子》。时隔一年,这部佳作终于要登陆国内院线了。在上映之前,Sir很荣幸地采访到了役所广司先生。从他的视角,让我们回看这段“完美的日子”。